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平顶山KTV招聘网 > 平顶山热点资讯 > 平顶山学习/知识 >  《尚书·康诰》说“弘扬光明的品德”

《尚书·康诰》说“弘扬光明的品德”

2022-09-15 03:19:37 发布 浏览 778 次

《尚书·康诰》说:“弘扬光明的品德。”

先立德,后为政

“官德隆,民德昌;官德毁,民德降。”这是说为官者的道德水平,反映着某个时代或某个地区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。为官者可以没有专业的技能,但是不能没有道德,而且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。为“官”者有“德”,才能通过言传身教,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,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。

何为“官德”?狭义上是指为官者个人的道德意识、道德活动和道德规范;广义上说,是指领导集团、领导体制和为官者所代表的政治集团,在公共事务活动中所遵循的政治道德与公共管理道德。

为官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,决定了“官德”建设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和导向,即“官”为民之表率,“官风”决定着民风,有什么样的“官德”就会有什么样的民风。

纵观古今,如果为官者事事身体力行,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民众,那么,在民众面前,为官者就有人格魅力,就有威望,就会成为民众效仿的楷模;相反,如果为官者对自身要求不严,不以身作则,言行不一,贪污腐败却不以为耻,那为官者就不能成为民众表率,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就会成为空洞乏力的说教。孔子说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为官者自身道德水平不高,就会使民众产生失望情绪,从而降低对自身的道德要求,导致整个社会风尚趋于恶化。

要树立良好的“官德”,首先是立德,其次是守德,最后是律德。为官者要在短暂的政治生涯中始终加强自身修养,做到“自律、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励”;以德修身、以德立威、以德服众;要求别人做到的,自己必先做到;要求别人不做的,自己坚决不做;言必行,行必果。在办理政务的过程中,要做到公正廉洁、恪尽职守、勤政爱民、勤于学习、精通业务。同时我们的社会制度、法律法规也要强化对为官者的监督,抵制滥用权力,使为官者更好地为国家、为人民服务。

为政在于推行德义

王蕴(公元3也9—384年),字叔仁,东晋孝武帝定皇后的父亲,晋阳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)人。他曾任佐著作郎、尚书吏部郎、吴兴太守、光禄大夫等职。

王蕴性情平和,任人大度,不压制出身寒微的平民士族,只以才德为选任的标准。当时简文帝为会稽王,王蕴辅政。王蕴对治内的情况十分熟悉,经常推荐有德才的人,使其得以举用。他所荐举的人,都能够充分发挥其所长,因此,那些得不到进用的人也没有怨言。

王蕴任吴兴太守的时候,政绩卓著,民众感念其为政之德。一次,境内发生灾荒,百姓缺粮,生活无着落。于是,王蕴下令打开粮仓,赈济灾民。主簿劝阻说:“这样做是违反朝廷规定的,要承担擅权的责任。”他坚决请求王蕴按照规定程序,先列出报表上报,在得到朝廷批准后再行实施。

王蕴说:“现在百姓急难,嗷嗷待哺。民以食为天,人是要吃饭的,路上逃荒的人中已经有不少人被饿死。如果按部就班地履行程序,先列出报表,再逐级上报请示,等到朝廷批准后再予以救济,那时,将有多少人早已魂归西天了。专任擅权的罪过,在于太守一个人承担,而饥荒流离却威胁着百姓的生存。我想只要所作所为合乎仁义,能够救助百姓,度过灾难,即使被追究责任而撤职,也是坦然的,心里也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。”

于是,王蕴即刻下令开仓救民,很多吴兴百姓因此而保住了性命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